威士忌中很受资深爱好者追捧的「单桶原酒(single cask)」有何特别?单桶代表相对优秀的品质吗?
2017-04-06 10:27

【羽佳的回答(24票)】:
单桶(以下简称SC)就是单独一个酒桶出来的原酒(相当于国内的原浆)。从蒸馏到灌桶只在单独的一个酒桶里头进行陈年。直到装瓶罐装为止,就像圣女一样保持着她的贞洁。
所以影响SC最终的口感因素有:蒸馏工艺(决定风格)+木桶类型(决定香型)+贮藏条件(决定挥发速率、桶陈深度、其它微观反应)。尤其是后两者的化学作用,使得同一个batch出的不同 cask no.的原酒甚至会出现差异。而略微相似的加强桶(CS)因为还需要基酒进行调和,因此没有SC那么纯粹。
简单地说SC可以体现一种特定工艺条件下(烘麦时间、发酵时间、蒸馏器形状、莱恩臂角度等)在某个类型木桶中的最纯粹表现。
SC的关键要素
你拿到一支SC,酒标上会写的很详细。包括蒸馏年份日期、罐装年份日期、桶的类型、批次号/桶号、装瓶号。而CS不一定有这些标识,这是包装上最大的区别。
那么为什么SC那么贵?
古仓19年的 Glendronach 线上售价是3k,酒会时优惠价好像是2500左右。而CS公开售价是1280,酒会优惠价忘记多少了,记得当时买两支SC送一只CS好像。总之官方价格差蛮大的。
之所以价格高一个是看年份,一个是看这批原酒的数量。例如500L左右雪莉桶,算上每年的angle sharing,20年左右大概只能装瓶500多支,在价格上挥发的部分由消费者来承担的。有些收藏系列每年只推出一个桶,一年就卖个几百瓶,相当于限量版在流通。
其次是SC度数未经稀释,一般50~63.5度不等。价格还包括苏格兰政府税金。更不要提其它的人为操盘因素了,例如日本的……懒得提了。
酒的口感
以 Glendronach 为例,个人的偏好是 15yo > CS > 19yo SC = 21yo SC,没什么特别的理由,个人喜好而已。15yo最为柔顺。
SC的不稳定性
-木桶类型(以下是WHISKY 大陆版整理的,我就直接搬运过来了)
Firkin,小木桶,41L
1/4,夸特桶,50L
Rundlet,小桶,70L
Tierce,中桶,160L
British Barrel,英式桶,160L
ASB,美标桶,200L
Hogshead,猪头桶,250L
Barrique,标准桶300L/225L
Puncheon/Tertian,邦穹桶,450L
Butt,雪莉大桶,500L
Pipe,波特桶,650L
Drum,圆桶,650L
Gorda,戈达桶,700L
Tun,大吞桶,982L
木桶尺寸越小,达到一定成熟度的原酒所需的时间越短。同时也影响挥发率的不同。而木桶的木料使用橡木,但来自不同产区的橡木存在树种差异,例如西班人的雪莉常使用 Quercus sessilis(卢浮橡) 和 Quercus robur(夏栎) 树种,而美国人则选用 Quercus alba(美国白橡)、Quercus bicolor(双色栎) 或者 Quercus microcarpa (没查到)。不同树种的成分略有差异。
除了树种外苏格兰人喜爱选择二手的橡木酒桶,例如红酒桶、波本桶、雪莉桶。他们相信经过其它酒的陈年后,二手的橡木桶会残留更为复杂的芳香物质,这些残留物会为威士忌原酒带来更为复杂的层次感。例如香草醛(vanillin)在新橡木中含量较少,但随着陈年,再过火再干燥再灌桶,其含量会增加,从而增加原酒中香草的香气特征。
如果读者是学葡萄酒相关专业的应该接触过类似的课题:制桶工艺对橡木桶化学组分的影响。那么其实就能够明白,即使是不同风干方式,自然风干和人工风干对比全新橡木,其顺式橡木内酯(cis oka lactone)和反式橡木内酯(trans oka lactone)的含量是不同的。而橡木内酯便是酒液呈现椰子香气的主要成分。类似的反应作用在各种醛类、酸类成分上。最终影响香气。
而桶陈过程又是一个纯天然的反应过程,历经数十年载,存在很强随机性
【玄学】。这就造成了原酒的
【不稳定魅力】。例如我上面提到的19yo和21yo两支原酒,根据我笔记记录当时我的主观感觉是19yo那支口感比21yo更复杂。
其它的
SC的市场运作其实蛮简单的,只要有钱能收购到酒桶。比如我飞去酒厂定一个期桶,约定好5年以后来取。5年后再飞回去,取走桶后找罐装厂委托他们罐装贴标。比如出个
【I LOVE XIAMEN】吧,酒标上印好白鹭啊鼓浪屿之波啊,铛铛。厦门唯一的特供威士忌诞生了。然后再用人脉卖卖,几百瓶很容易就出手了。整个过程不要vatted、不需要blended,只要砸钱、收购时不要太瞎就好。
问题是这样做纯粹是在玩票。因为一个700L木桶,按500支酒算每支2000卖,也就是100万回来。100万人民币在威士忌界能干吗呢?英女王登基50周年纪念款波摩女王桶美国拍卖价5w刀,75年Mortlach人民币25万。也就是说除非你自己做IB在靠这个赚钱,不然任何上6位数的威士忌在全球拍卖市场都比我这支
【鹭岛之光】有升值空间多了。
不过我打赌以后一定还是有人搞类似的玩票~
如果我真有钱的话(上面我yy的)原酒要嘛买来收藏召集神龙,要嘛拿来做研究写文章用的,或者DIY vatted。会拿来喝撑死喝个几毫升感受下就过了。纯拿来喝,一会就尿出去,仔细想想还能拿来做更多事情。有些老饕推崇原酒,其实他们做什么事都要求有逼格,抽要抽好烟、穿要穿好布料、表要戴好表,很多时候和酒本身关系不大。

【镜阳秋的回答(15票)】:
谢谢邀请。
酒的品质是通过其风味传递给饮者的,我们可以将一支单一麦芽威士忌的风味简化为“工艺风味”+“桶陈风味”,这便是简单、快速判读一支单一麦芽威士忌品质优、劣的工具,即:
1、工艺风味的表现质量是否优秀;
2、桶陈效果的表现质量是否优秀;
3、整体风味的表现质量是否优秀;
4、风格与风味是否匹配;
5、它的工艺风味能否清晰展示出酒厂的蒸馏工艺特点。
在上述5个标准面前,一支单一麦芽是冷凝过滤稀释的还是原桶强度的、是勾兑的还是单桶的、甚至它陈年多少、过桶多少、陈年时所用的桶型种类等等,全都被过滤掉了,指标会说实话,“单桶”与“品质”没有任何关系。
单一麦芽威士忌的个性是蒸馏厂的蒸馏工艺赋予的,与单桶还是勾兑也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单桶绝对不等于“个性”、“独特”。
黄酒试饮中有“入格”、“不入格”的用词,简单来讲就是一支标为半干型的酒实际做成了干型或者甜型,或者把一款风味浓郁、醇厚的酒配了一个轻盈、单薄的酒体。葡萄酒试饮虽没有“格”之说,但是有经验的饮者应该不会喜欢一款做成了库纳瓦拉谷赤霞珠的波尔多右岸、或者一款风格近似麦克拉伦谷设拉子的罗纳河谷、或者入口像吞了一大块黄油似的霞多丽(别管它是哪个国家产的)。
倘若一款单一麦芽威士忌让人感受不到蒸馏工艺的特点、感受不到蒸馏工艺的美,那么它好不好喝都没用(当然通常绝不好喝),它就是不入格的酒、就是劣质酒。原因很简单:
1、蒸馏师、勾兑师怎么控制流程、控制酒心提取的,做出来这么一批没风格的玩意还好意思说做的是蒸馏酒!
2、设备没问题吧、工艺没出错吧?蒸馏师、勾兑师是干什么吃的?做出来的玩意怎么连木头都驾驭不了!
3、勾兑师是干什么吃的,勾兑出来的玩意或者挑选出来的单桶是麦芽威士忌泡过的泥煤和木头吧!
4、我承认这支酒的风味很棒,但是你们将一切全托付给老天了,还要你们蒸馏厂、勾兑师在这里干嘛,混饭吃吗!
我试饮过的IB单桶常见都是上面这种不入格的酒。
OB单桶虽有一些佳品,但是最好的单一麦芽威士忌几乎全部是勾兑作品,说实话单桶还是别做了,做出来也不能达到极致的品质不是纯属浪费原浆资源吗。
【池子的回答(14票)】:
谢谢邀请。
我是一个单桶的买家。
主要因为我喜欢高度数,高度数的威士忌氧化较慢,而且兑水之后可以喝很长时间。但是高度数真的很伤身体,注意酒精摄取量,珍爱健康。也是因为度数差异,单桶和厂家的主流低度产品就没有可比性了。所以真要比质量,咱们单桶就和厂家的高度数调配酒款比吧。高度数(>50%)的威士忌一般有四种:
1. Cask Strength (NAS) 也就是桶强,一般是无年份表示的年轻酒调合成的。最著名的就是Aberlour A'Bunadh. 经典雪梨炸弹。这种桶强一般都选用新鲜的酒桶来突出酒桶对威士忌的影响。其他的还有Glenfarclas 105, Glenlivet Nadurra........这些桶强的价格都很亲民。当然还有一些经久不衰的特殊产品,像Ardbeg的乌干达,卖点也在雪梨桶与泥煤的巧妙搭配。
我平时撸串喝的就是这些。
2. 有年份标识的桶强。像Lagavulin 12年和Laphroaig 10年的这些较年轻的桶强版本很凸显泥煤的影响。(泥煤味随年份增加而减少。)还有突出陈年雪莉桶的影响,有Glenfarclas 105 20年款,Glenfarclas 15年桶强版本。总之路子无非两种:陈年雪莉桶和年轻泥煤。这些有年份的就贵很多了,而且真的比较少。当然还有Diageo每年推出的天价绝版厂家陈年酒品,我是没喝过。
3. 官方装瓶的单桶版本(Official Bottling Single Cask/Barrel)
4. 独立装瓶商的单桶版本(Independent Bottling Single Cask/Barrel)
前两种都是厂家调和不同年份,不同贮存酒桶(橡木)而生产的酒品,一般来说质量虽然逐年下滑,但也不乏有稳定的产品(Lagavulin 12).这些经典产品的老版本我都没喝过,毕竟调酒师也不是吃白饭的,新老版本的差别不可能很巨大。
OB的有年份桶强调配版本真的很少,因为原浆高年份酒实在很珍惜,都拿来卖了拿什么兑主线产品?如果我想喝高度数的Glengoyne的陈年雪莉桶酒,就只能买单桶了。
单桶一般来说是从一个桶里取出来的(一般有标号)。但是单桶本身并没有法律明文规定。所以也存在有换桶的情况。像Glendronach和Benriach(同一个母公司)的单桶酒经常有换桶,一般是一桶酒在最后几天再转到一个新雪梨桶里加点料。还有Ben Nevis做这种二次成熟(double maturation).OB单桶很能体现蒸馏厂的特色,同时也有惊奇的产品,刷新顾客对厂家的认识。像一般只用波本桶的Balblair前些天推出了一款初填雪梨桶的OB单桶版本在英国最大网络经销商TheWhiskyExchange上迅速被一抢而空,以至于之后的IB桶也被迅速购完。
单桶的售价一般都很贵,主要是收藏用的。高年份的,倒闭厂的,日本厂的单桶更是天价。我倾向于去购买OB初填雪梨桶这种比较珍稀的单桶。(如今初填雪梨桶的成本居高不下)。
目前爱卖单桶的几个厂家:
1. Glendronach: 每年都出一大堆,10年-30年的都有,价格连年涨但是跟别人比不算高。质量参差不齐。陈年酒卖得太多,现在多纳主线15年酒款被迫要停产。就像信漾所说:“品牌商大规模出单桶是对自己Distiller资源不自信的体现。”这个厂的前景堪忧。
2. Glenfarclas: 每年也是一大堆,但是价格超高。这个厂以家族运营和性价比超高而著名,他推出的单桶family cask则是针对收藏家。
3. Benriach: 质量太差不想提。
至于众多IB,也是质量太差不想提。
单桶这么另类的产品,质量真的是参差不齐。但是对于我这种想要度数,年份和桶的人来说,就是很有卖点。否则你就是收藏家土豪。
对了,买单桶的另一个理由是可以自己勾兑。勾兑一般是高度兑低度,顺序不能乱。同一个酒厂的勾兑,还叫single malt哦。
【这个的回答(2票)】:
谢邀
首先回答问题:不一定
威士忌在储存过程中会因为酒桶之间的差异以及酒液储存的温度、湿度等原因造成各个威士忌桶之间存在风味的差异。
我们选择单一麦芽威士忌的原因是他们有独特的性格,他们都是偏科的坏孩子,不一定拥有完美的平衡感,但是偏科的那个点却很招我们喜爱,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酒厂的风格。
平时我们喝的单一麦芽威士忌都是酒厂将大量的自家出产的威士忌进行调和,以达到一个均一的量产品质。而单桶则是坏孩子之中的坏孩子,酒厂会选择一些品质较为不错的酒直接罐装,供玩家把玩。他们不一定是完美平衡的酒,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酒,但是绝对是最有特色的酒。开每一瓶单桶威士忌都是一种期待与博弈。
举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最近大热的kavalan威士忌,06年选择的是欧洲红橡木桶陈年,由于台湾的热带气候使得有些酒吃桶过重,以至于有了不讨喜的焦苦味,酒厂不得不倒掉了很多酒。可是也有出彩的精品留下,市面上的酒就是鱼龙混杂咯,有得奖桶,也有差点意思的⋯⋯选择请小心谨慎哦~
【翁达的回答(0票)】:
首先是结论:不是
调和威士忌之所以更为广大爱好者接受,是因为酒厂的灵魂人物——调酒师将各年份、产地的酒调和,达到每批次的出品味道几乎不变。
单一麦芽的魅力,则是个性张扬,酒厂将同一产地的原料酿造、蒸馏的酒体通过调和继续保持味道的稳定。
单桶走到了调和的另一个极端。每一桶的味道都是有差异的嘛。
所以,单桶基本就是你愿意更多地去尝试一个新口味的意思,虽然和单麦差异可能很小,但是万一那个桶的木头有点什么特别,之前这桶装过的酒时间特别长或者短,都会对结果产生微妙的影响。
【信様的回答(7票)】:
不能
首先,好的单桶上限的确非常之高,能把酒厂最引以为豪或者代表性的东西不加任何掩饰地展现出来,又或者天马行空突破酒厂的一些惯有趋势。好的单桶同样需要distiller们精心决定,这样的单桶依然能展现威士忌中的手工与时间之美,这样的单桶也是值得喝的。
但是,单桶雷极多,尤其是一些小IB为了单桶的噱头出的东西。最坏的单桶甚至代表不了酒厂的工艺水准,只是把酒厂可能出现的问题最直观地展现给饮者。
另外单桶个性普遍强烈,而调配出来的产品更以平衡见长。品牌商大规模出单桶是对自己Distiller资源不自信的体现。
可以观察一下,十年前的市场,谁的单桶流出的最多,他们现在如何;再看下现在的市场,谁家在大量出单桶,然后估算一下他们的未来。
最后,单桶唯一能确定代表的只有稀缺性,因为一桶能灌装的瓶数只有区区几百。
【王帅的回答(0票)】:
众所周知橡木桶的质量高下是影响威士忌质量好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所谓single cask,即瓶中所有酒液均来自于相同一支陈年桶,当然single cask并不能决定这支酒就一定是“好酒”,只是对于某家酒厂某个年份某个批次的酒,是一个完美的诠释,可以充分展现该批次酒的全部特征。
个人见解,供参考
文章来源:知乎精选
转载文章归原作者所有,如觉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