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埋雷”!响30年防伪暗记大盘点


如果你以为007的装备库“军情六处”已经够拽,那肯定没研究过响30年的防伪系统。这瓶日威逸品从瓶盖到酒底都暗藏玄机。今天,我们就来当回“威士忌侦探”,看看三得利如何与假酒贩子斗智斗勇。
1997年,HIBIKI响30年由三得利第三任总调酒师舆水精一调制问世。瓶身采用日本KAGAMI水晶玻璃制成,表面切割成30道切面(而非普通的24道),象征着曼妙原酒在橡木桶中经历的30年岁月。

酒标采用多种天然植物为原料(越前和纸)的制作方式,并且插入了金箔,因而熠熠生辉。搭配红润迷人的酒液,极具东方匠艺神韵。
不仅造型、风味技艺精湛,响30年的防伪技术也是暗藏玄机,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防伪暗记吧~



先瞧瞧瓶头的热缩膜,如上述两图,真货的热缩膜状态自然、服帖、紧致,就像给瓶子量身定制的皮肤一样,不会出现明显的鼓包现象。要是你看到热缩膜皱巴巴、鼓囊囊的,那可得提高警惕了,有可能是遇到“李鬼”了!




再把目光转移到瓶头顶部的撕拉口,这里藏着一个关键线索——正品的撕拉口有2层膜片,而且摸起来手感硬挺,质感十足。要是你上手一摸,发现只有1层膜片,软软塌塌的,那就基本可以断定是假货。


继续探索,在瓶头Open字样处,有10行细细的白色小条纹。用放大镜一瞧,HIBIKI字样清晰可见,就像隐藏在暗处的小精灵。如果你的响30年这部分字体看起来模糊不清,那大概率也是有问题的~



瓶顶的金属商标也有机关。真正的响30年,该处商标有着独特的磨砂感。并且仔细看,字母RY、HI 的腿脚是相连的,这小小的设计可是防伪的要点。要是商标光滑得像镜子,字母也没连在一起,假酒就“原形毕露”了。


接着是撕口线下方,正品应有一个梯形缺口(如上图),边缘俏皮地翘起,这个缺口是为了防止薄膜紧绷破裂的应力设计。要是没有这个缺口,这瓶酒的真实性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响30年的瓶身采用KAGAMI水晶材质,通透无比。在瓶底,还有一张KAGAMI贴纸,这就像是它的“身份证”。要是瓶身材质不对,或者没有这张贴纸,那就值得怀疑了。



此外,响系列的瓶颈薄膜上还印有5个HIBIKI字样。暗藏的玄机是,三得利把其中4个HIBIKI的I印成了大写字母,另有一个则印作“丨”(如上图)。如果你手中HIBIKI 30年的I全部是大写“工”字形,那就可以尝一口再扔掉了。

关于响30年的防伪技术,各位威士忌侦探们肯定还有更厉害的方法,能一眼看穿那些狡猾的假货。请在留言区分享分享,咱们一起把假酒的伪装统统扒掉,守护威士忌的纯正世界!






























































